中國時報【盧金足、林欣儀╱台中報導】行政院長賴清德承諾台中火力發電廠4部燃煤機組可於2023年、新建燃氣機組上場後退場,國民黨台中市長參選人盧秀燕昨天抨擊是為選舉騙選票,質疑「選前握握手,選後下毒手」;台中市長林佳龍則強調,4部燃煤機組退場就是被取代,未來中火5支煙囪將有2支不再冒煙,呼籲不要扭曲中央與賴揆的宣示。盧秀燕表示,從深澳電廠政策推斷,中火4機組退場的說法根本就是要騙台中市民,讓中火再增設2部燃氣機組,是因民進黨台中選情緊張才說的。賴揆沒說未來4部燃煤機組要除役,而是轉為退場備用,未來是10加2,空汙無法減少,還會火力全開。盧秀燕並拿出台電提出的108年度預算書,指台中電廠計畫2027年燃氣機組才會完工,賴揆承諾2023年讓4部燃煤機組退場,前後達4年落差,「難道是預算書寫錯?」前台中市長胡志強也指出,距年底選舉不到2個月,民進黨中央宣布中火增燃氣機組、要換掉燃煤機組,在能源方面,完全沒有概念要將國家帶到什麼方向,而是看民調在改變,這是危險現象。台電表示,規畫增設2部燃氣機組分別於2024、2025年正式運轉,2023年試營運,配合賴揆承諾會加快期程,在2023年底達到併聯發電;預算書上2027年完工,是因商轉後仍有周邊設備工程要施作。針對盧陣營的質疑,林佳龍強調「政策主導預算」,樂見減煤不減電,讓中電可以中用,中火2部燃煤機組提前停役,是國家能源政策,且有具體時程,既然是退場,就是被取代,呼籲對手不要用負面方式扭曲。林佳龍說,請批評的人反思自己過去沒有關心這個問題?甚至是問題的製造者?當現在地方與中央願承擔責任、政府有具體改善作為,不要再抹黑批評,他期待空汙防制應是全民運動,不要再流於選舉的口水。台中市政府表示,中火燃煤退場是好事,遺憾盧立委竟反對。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旺報【記者張國威╱綜合報導】港媒披露,大陸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於近日發出外交備忘錄,要求在港的外國領事館成員,不要出席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日的相關活動。香港自由新聞11日報導,消息人士稱,這份於10月5日發布的外交備忘錄,被送到身兼香港領事團團長的阿根廷駐港總領事,而後轉交其他各國駐港領事館。該備忘錄指出,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將在10月10日舉行所謂的國慶活動,親台灣社團也會在今後幾天舉行類似活動,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外國領事館可能已經收到邀請。根據「一中原則」,作為香港領事團團長,如果能回避出席這種活動,並提醒其他領事團成員也如此做,我們會非常感謝。外界分析,大陸對外國駐港機構下行為指導令,違反了長期以來的外交規則,可能導致不滿,從而有人向媒體揭露這份備忘錄。我陸委會也於11日就此事回應稱,此乃北京當局一貫有損台灣人民感情的作法,只會對兩岸關係造成傷害,我們極不樂見此種行徑。香港目前駐有120個外國領事館以及6個官方承認的組織。而香港領事團團長則由各個駐港領事館輪流擔任,目前由阿根廷負責。而我駐港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實際上就是台灣在香港的代表處。台北經濟文化香港辦事處於10日舉行慶祝中華民國成立107年慶祝活動,共有350人參加。我代理處長高銘村以及陸委會港澳處處長杜嘉芬皆出席活動。而原訂於8月1日上任的我駐港辦事處處長盧長水,至今港府仍然未核發其工作簽證。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國時報【諶悠文╱綜合報導】美國能源部11日宣布對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民用核技術進行限制,以防被中方用於經濟及軍事用途。能源部長佩里在聲明中表示﹕「中國致力在美中合作程序以外取得核技術,美國不能無視此舉的政治含意。」能源部稱,因應中國大陸加強收購美國情報資產損害其商業和軍事利益,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從今年初開始,審核中國大陸從美國企業獲取核原料、設備及高端技術的情況。這項政策公布前一天,美司法部才剛起訴涉嫌竊取機密的大陸情報人員徐燕軍(Yanjun Xu音譯)。官員還透露,先前一宗涉及華人的案件,也是當局決定展開審查的原因。2017年,美籍華人艾倫.何 (Allen Ho) 承認使用美國技術合謀在大陸製造「特殊核材料」,違反相關程序及美國核能法,同案的大陸國企「中國廣核集團」(CGNPC) 也遭起訴。新的出口政策即時生效,但今年1月1日前審批的項目不受影響。在新規定下,所有與中國廣核集團有關的技術執照申請都會被拒絕,除有特殊理由才會批准。去年,美國出口至大陸的核產品總值1.7億美元。美國政府關注中方利用核技術推動南海的小型反應爐、潛艦和破冰船,且擔憂這些技術被應用於武器研發。一位匿名美國官員告訴法新社﹕「中國數十年以來一直以國企併購核技術,獲得經濟好處。」中國大陸的清潔能源市場正不斷擴張以應付國內需求,他同意中國仍是美製核技術的重要出口市場,但有必要忍受陣痛。他說,「我們明白美國業界可能因這項決定在短期內受苦。…但中國模仿甚至取代美國核產品,將會對美國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就業帶來長遠損失。」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國時報【林縉明╱台北報導】年底選舉投票倒數41天,台北市大街小巷掛滿參選人競選廣告看板,甚至一面牆被競選廣告「掛好掛滿」,嚴重影響市容,對此,北市建管處表示,遭民眾檢舉經現勘認定違規竹鷹架廣告物有26處,已要求使用人、設置人限期改善或補辦手續,逾期未改善將處5萬元以下罰鍰,並強制拆除後向其收取拆除費用。26處竹鷹架 遭民檢舉依據「台北市競選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」,參選人得於選前2個月申請設置競選廣告物,須向建管處送交參選人資料、廣告物內容、規格、位置等文件備查,競選辦公室、政黨辦公處、宣傳車、私人處所除外,若未申請不得掛設競選廣告。隨著投票日接近,加上各參選人陸續成立競選總部,競選廣告看板漸漸湧現,有民眾質疑,競選廣告亂象有礙市容,市府卻沒落實管理,法規形同虛設。建管處解釋,礙於人力有限,依照「台北市違規廣告物優先處理原則」,接獲民眾通報檢舉違規廣告後,現勘若發現危害公共安全的大型廣告物,像是竹鷹架會優先處理,並非放縱違規廣告不處理。過半違規 集中士林北投記者走訪忠孝東路及松山路口,發現該區有4名議員參選人刊登廣告,其中有參選人廣告是架設在竹鷹架上,建管處初步認定屬違規競選廣告,近期將通知設置人限期拆除。建管處統計,目前通過申請的競選廣告40件,遭民眾檢舉經查未合法或未申請違規競選廣告有26處,主要是違規搭竹鷹架,超過半數違規案件在士林北投區,近期已行文要求使用人限期文到10日內改善。建管處強調,違規廣告物使用人、設置人若未限期改善或補辦手續,處5萬以下罰鍰,並得按次處罰,同時可強制代為強制拆除,相關費用由使用人負擔。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旺報【記者潘維庭╱綜合報導】中美貿易戰下,美國再打地緣政治牌,發表「挺台防陸」言論。美國副總統彭斯11日警告中美洲國家,對於與大陸發展關係要小心謹慎。由於這當中包括中華民國的幾個邦交國,大陸近來在這個地區日趨活躍;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也表示,對台軍售上,美國確實朝向與台灣發展「更常態化」,且是政府對政府的「外國軍售」關係。彭斯在華府會見薩爾瓦多、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等國領袖和墨西哥外長時,提起與北京關係的問題,他表示,「當你們與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其他國家,建立商業夥伴關係時,我們呼籲貴國聚焦和要求公開透明,而且要注意貴國和我國的長期利益」,暗指這些國家若與大陸做生意,有可能會影響與美國的關係。陸擴大拉美影響力由於薩爾瓦多8月才剛與中華民國斷交、承認北京;加上中美洲一直是我外交重鎮,有貝里斯、瓜地馬拉、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國與我維持邦交,特別引發關注。另外,大陸為了取得天然資源,也加強和整個拉美地區的貿易關係,在某些地方甚至超越美國。彭斯也提到,中國嘗試擴大在中美洲區域內的影響力,這些國家的前景是加強與美國的聯繫。彭斯也承諾,若中美洲國家付出更大努力、打擊偷渡活動,美國願意協助這些國家發展經濟。美台軍售更常態化另一方面,薛瑞福在華府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一場研討會上,會後被台灣記者問到,美國過去宣布對台軍售的方式,多以「包裹式」整批宣布,未來是否預期會有所改變?薛瑞福回應,「我們(美國)會朝向(與台灣)發展更常態化的外國軍售關係」。外界關注美國對台軍售是否會出現變化,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10日表示,美國對台軍售的最新進展與做法是,當完成相關程序、準備好了,就會有進一步行動、對外宣布,他相信這會是未來的作法。今年底前是否還會有新軍售案?莫健則稱尚未得知,但猜測未來「會看到批准更多個案」。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旺報【記者許昌平╱綜合報導】中美貿易戰波瀾起伏,人民幣行情也暗潮洶湧,曾一度反彈的人民幣,12日在中資大行大買美元消息下,再由升轉貶,本周累計下跌0.6%;中間價則九連跌至逾19個月新低。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,中美進一步貿易談判都必須涵蓋匯率問題,他並表達了對於人民幣匯率近期下跌的擔憂。11日晚至12日晨離岸人民幣曾一度急升,帶動人民幣兌美元在岸12日早盤一度大漲逾200點,但午後回吐,主要因為人民幣中間價12日以6.912元兌1美元開出,較周四下調22基點,加上中資銀行大買美元消息,影響投資人對人民幣信心,在岸由升轉貶,同時造成至12日下午,離岸人民幣回跌的局面。交易員指出,離岸人民幣在夜盤大漲帶動下,在岸人民幣價格一度明顯攀升,但12日中間價偏弱表現明顯超出市場預期,市場猜測其中意義,加劇破七猜想,限制人民幣反彈空間,加上午後美元指數續升,美元購匯盤較多,令人民幣回吐多數漲幅,貶穿6.92。「中間價詭異,不知道央媽(人行)怎麼想的,...現在沒有一錘定音的說法,未來的走勢有點迷惑了。」一名中資行交易員指出,要看人行的意圖,還有市場博弈的演進。 另一名中資行交易員表示,「出口數據不錯,對金融市場還是有提振作用,但目前人民幣貶值趨勢還在,購匯也不少,預期沒那麼快扭轉。」值得注意的是,在美國財政部下周將公布備受矚目的半年報之際,有美國媒體消息指出,美國財政部人員調查研究後,認為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,已向財長努欽提交結論,若努欽接納結論,中美貿易戰暫時可避免升級,但未知努欽會否接納建議。不過,努欽12日在接受路透專訪時並未明確以上訊息,但他表示,已告訴人行行長易綱,中美進一步貿易談判都必須涵蓋匯率問題。努欽表示,「中國需要提出具體的行動專案,以重新平衡兩國的貿易關係。」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工商時報【呂清郎╱台北報導】中央銀行標售400億元2年期定存單,吸引1,186.5億元資金進場搶標,但創下近7個月來首次低於3倍的2.97倍相對低水準,得標加權平均利率0.608%,也從9月時0.605%的7個月最低反彈,上揚0.003個百分點。銀行資金調度主管強調,觀察10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,新台幣也連貶8個交易日,更一舉衝到31元,接著美股重挫引發全球一日股災,市場飽受驚嚇。因此,儘管目前銀行資金還是過剩不變,但反應在本月364天期及2年期定存單標售,投標態度趨於保守,標售金額相對較低,且得標利率也小幅反彈。近期市場利率趨於上揚,也帶動定存單得標利率上揚。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表示,主要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9月中旬站上3.0%之後,一路走高至10月5日來到3.24%的近7年新高,帶動台債指標10年券殖利率跟著上揚,從8月中的今年低點0.8115%,反彈至近目在0.9%上下盤整。反應在月初標售364天期定存單得標利率也上揚至0.483%,這次2年期定存單同樣走高。但2年期定存單得標利率,低於市場預估的0.61∼0.62%區間。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,這應該是反應對央行的升息預期,由於9月底政策利率連續9季不調整,且釋出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經濟展望不如上半年的預測,加上第四季及明年的物價展望溫和,通膨水準維持低位,代表年底升息機率低,甚至明年也不會升息,不排除利率連14凍。央行昨日同時代財政部標售250億元10年期公債,最高得標利率0.925%,較上一期8月時標售時上揚0.095個百分點,同樣反應市場利率走高效應。共吸引406億元資金進場場搶標,投標倍數1.62倍。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旺報【記者潘維庭╱綜合報導】中美貿易戰下,美國再打地緣政治牌,發表「挺台防陸」言論。美國副總統彭斯11日警告中美洲國家,對於與大陸發展關係要小心謹慎。由於這當中包括中華民國的幾個邦交國,大陸近來在這個地區日趨活躍;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也表示,對台軍售上,美國確實朝向與台灣發展「更常態化」,且是政府對政府的「外國軍售」關係。彭斯在華府會見薩爾瓦多、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等國領袖和墨西哥外長時,提起與北京關係的問題,他表示,「當你們與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其他國家,建立商業夥伴關係時,我們呼籲貴國聚焦和要求公開透明,而且要注意貴國和我國的長期利益」,暗指這些國家若與大陸做生意,有可能會影響與美國的關係。陸擴大拉美影響力由於薩爾瓦多8月才剛與中華民國斷交、承認北京;加上中美洲一直是我外交重鎮,有貝里斯、瓜地馬拉、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國與我維持邦交,特別引發關注。另外,大陸為了取得天然資源,也加強和整個拉美地區的貿易關係,在某些地方甚至超越美國。彭斯也提到,中國嘗試擴大在中美洲區域內的影響力,這些國家的前景是加強與美國的聯繫。彭斯也承諾,若中美洲國家付出更大努力、打擊偷渡活動,美國願意協助這些國家發展經濟。美台軍售更常態化另一方面,薛瑞福在華府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一場研討會上,會後被台灣記者問到,美國過去宣布對台軍售的方式,多以「包裹式」整批宣布,未來是否預期會有所改變?薛瑞福回應,「我們(美國)會朝向(與台灣)發展更常態化的外國軍售關係」。外界關注美國對台軍售是否會出現變化,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10日表示,美國對台軍售的最新進展與做法是,當完成相關程序、準備好了,就會有進一步行動、對外宣布,他相信這會是未來的作法。今年底前是否還會有新軍售案?莫健則稱尚未得知,但猜測未來「會看到批准更多個案」。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   今年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107歲生日,這本是一個普天同慶、渤海歡騰的日子;但身為中華民國國民,個人沒有太多喜悅的感覺,而是感慨這個辛亥革命後誕生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,在歷經憂患和飽受風霜後,又要面對新的挑戰。中華民國是在苦難的環境中成長,可說「先天不足,後天失調」;說「先天不足」,是因為他像一個「早產兒」,沒有獲取足夠的養分就「呱呱落地」。所以孫中山先生才會提醒,「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須努力」;說「後天失調」,是因民國建立後,他就面臨接二連三的內憂外患,包括軍閥割據、日本發動侵華戰爭,以及國共內戰。中華民國幾乎沒有過一天平安的日子。1949年政府遷臺後,中華民國在臺灣總算找到了發展的空間。記取歷史的教訓,政府決定先求穩定再求發展。經濟發展締造的「臺灣經驗」,使中華民國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。地方雖小,但因「臺灣錢淹腳目」,而被「紐約時報」形容為「大到不容忽視」(Too big to ignore)。中華民國就是在這個堅實的經濟基礎上,於1980年代在臺灣推動民主化。政府結束一黨專政,實行直接民選,成為華人世界的典範,證明在中國人居住的地方,也有實行西方議會民主的可能。李登輝總統對於臺灣的民主化做出了貢獻,但中華民國也在他執政時面臨內憂和外患的考驗。內憂源自於「認同」問題,包括國家認同、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。臺灣本是一個移民社會,早來晩到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,都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。因此,蔣經國總統會說他是中國人,也是臺灣人。他了解臺灣人當家作主的強烈願望,所以開始進行「本土化」的運動,引進大批省籍精英到政府各個部門擔任要職。但李登輝卻讓「本土化」成為民主化的對立面,「本土化」因量變而產生質變,成為「臺獨」的代名詞,臺灣開始出現族群對立的問題。外患「禍起蕭牆」。中共自1979年元旦發表「告台灣同胞書」後,對台政策即從「武裝解決」轉為「和平統一」。李登輝的「台獨」傾向,促使中共藉機製造了1996年的臺海軍事危機。臺灣首次政黨輪替,民進黨取得執政地位。陳水扁雖了解坐在總統的位置,不可能達成「法理臺獨」的目標。但民進黨的「臺獨黨綱」以及他任內提出「一邊一國」的主張,不但造成內部「不知為何而戰」的困擾,對外也引來中共和美國的「雙面夾殺」。馬英九執政後採「和陸、重美、友日」政策,改善和對岸以及加強和美國的關係。馬總統以「不統、不獨、不武」維持了兩岸的現狀;但他未能在任內撥亂反正,改變前任留下的統獨對抗和族群對立的問題。蔡英文總統瞭解中華民國是一個「護身符」,因此她在就職演說中強調中華民國憲法;她也致力於維持現狀,強調以「承諾不變,善意不變,不會在壓力下屈服,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」的原則,處理和對岸的關係。但蔡總統的主張沒有落實成為政策,明顯的是,她任命的閣揆賴清德就坦承自己是一名「務實的臺獨政治工作者」。他領導的行政團隊,自然不會把中華民國看在眼裡。因此,大家擔心民進黨再度執政後,認同危機已非來自於「去中國化」,更是「去中華民國化」。蔡總統希望以「不挑釁」維持兩岸和平穩定,但對岸以蔡不接受「九二共識」為由,不僅中止兩岸所有溝通管道,並且以「文攻武嚇」來對台「極限施壓」。與此同時,美中關係發生重大變化,川普視對岸為「戰略競爭對手」,把臺灣當成圍堵「中國崛起」的一個籌碼,臺灣面臨「兩大之間難為小」的困境。僅管中華民國飽受內憂外患之苦,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人民,卻能享有建國以來最民主最自由的生活。今天民進黨政府強調「轉型正義」,但卻把中華民國在長期憂患中累積的「資產」轉型成了「負債」。國人引以自傲的民主,逐漸異化為民粹;個人自由也被無限上綱到,「只要我喜歡,沒有什麼不可以」。最嚴重的是,臺灣內部的缺乏團結。所謂「人必自侮,然後人侮之;家必自毀,而後人毀之。」今天國家已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。古人說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中華民國國運不能在我們這一代劃下句點。讓中華民國永續發展,不只是執政者的責任,更是每一個國民的責任。生日快樂,我的國! 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。有話想說?不吐不快!>>> 快投稿Yahoo論壇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科技日新月異,太空探索的目標也逐漸轉向火星。為了將太空人送上火星,科學家絞盡腦汁,希望以最少資源,讓太空人能在太空中自給自足。因此如何在外太空無重力狀態下種植新鮮蔬果,成為目前太空研究單位的新難題。在群眾歡呼聲中,太空人為出任務做準備。外太空中生存環境艱困,科技進步,太空探索的目標,從鄰近地球的月球,轉到了相對遙遠的火星。太空人除了要維持強健體魄,如何補充營養更重要。美國太空總署NASA就希望能找出方法,讓太空人在5年內不會斷糧。食物生產計劃經理弗里斯基:「當我們抵達火星時,如果要使用火星表土,做媒介種植植物,就必須要將表土轉換成土壤,可用的土壤。」由於太空艙空間有限,加上現成食品會隨著時間腐爛,因此科學家聚焦在外太空環境種出新鮮蔬菜。不過外星球表土成分和地球富含有機物質的土壤不同,種植過程對作物生長不一定有幫助,甚至可能有害人體,像是火星表土中所含的高氯酸鹽就是其中之一。外媒新聞片段:「高氯酸鹽是一種鹽類,NASA的鳳凰號和好奇號,都有在火星表土發現這項成分,這並不是好消息,高氯酸鹽含量太高,對人體有害,也阻止了作物在火星生長。」NASA專家指出,可以透過微生物或化學方法,中和火星表土,但目前還在理論階段,不用土壤種植作物也就成為新選項。食物生產計劃經理弗里斯基:「即使如今農業朝環境控制發展,他們也盡量不用泥土,當作種植作物的媒介,而是透過水栽種植、太空種植等,所以我們打算將這類科技,應用在太空飛行,這樣就能避免使用土壤。」由於外太空為無重力狀態,水和空氣的運動方式,和在地球不同,如何以最少的資源種植作物,是NASA目前最大課題。科學家希望太空人不但要吃得健康,也能吃得開心。NASA科學家瑪莎:「當我們前進火星時,我們需要一套能維持5年的飲食方式,但有些維他命,無法在包裝食品維持那麼久,所以我們在嘗試,能不能讓食物、作物、植物增添更多風味、更紮實,以及更多營養。」外媒新聞記者:「吃飯囉。」太空種出的作物味道如何,NASA科學家端出收成的作物幼苗請記者試吃,其中還有一種作物,味道居然和牛肉類似。外媒新聞記者vs.NASA科學家:「它叫做阿瑪拉芥菜,(它又叫衣索比亞羽衣甘藍),三分熟,嚐起來牛肉近似。」除了營養價值,種植新鮮作物也有助於安定太空人身心,減少思念家鄉情緒。外太空和地球環境大不相同,如何倚賴自給自足方式生存,也成了太空科學的新目標。更多 TVBS 報導癌細胞真的不見了! 「免疫療法」出現奇蹟療效 AI扮演人類救世主 準確預測雨量降低災害 美好自拍變遺照…全球259人「自拍死」 溺斃占最大宗


jundei75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